混凝土表面起砂的原因有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泌水过程中表面水泥流失严重。未进行二次收面,表面为浮浆层。养护不到位,表面碳化。防治方法为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砂石的含泥量混凝土的配合比及水灰比等质量,符合规范要求。混凝土浇筑质量,延长泌水过程时间,减少水泥流失。坚持进行混凝土浇筑二次收面,使表面灰浆结合均匀无浮浆。养护措施时间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确保混凝土设计强度。混凝土表面起砂常见表现为混凝土表面粗糙,光洁度差,一经走动或车辆辗压后,表面先起灰,砂粒逐步松动或成片脱落。
造成混凝土表层起粉起砂的根本原因是混凝土表层结构疏松,强度偏低,耐磨性下降。形成表层强度低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混凝土泌水造成表层水胶比偏大,强度偏低;另一方面是由于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及时或者不养护,造成混凝土表层失水过快,表层水化不足,强度偏低。由此看来,要克服混凝土起砂起粉前期控制混凝土拌合物泌水尤其是空气湿度大的阴雨天气,后期加强混凝土施工工序及养护措施尤其是大风高温空气干燥,蒸发快的天气。
一人的原因部分混凝土生产企业技术力量薄弱,技术人员经验不足,在配合比和用料上存在一些问题,在施工前不进行技术交底,对工序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力度不够。许多施工单位没有真正把“质量”落实到实处,自认为出了问题有搅拌站“垫背”,因此降低了责任心,质量管理工作不到位,往往流于形式。多数施工人员比过去懒散,责任心和质量意识不强,施工工人一味求施工速度,片面要求大坍落度,私自加水,给起砂起粉埋下了隐患。二配合比及材料原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合理,控制矿物掺合料用量水胶比砂率和用水量或外加剂用量,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混凝土坍落度要尽量小,一般坍落度宜控制在~mm之间特殊混凝土除外,防止混凝土拌合物产生泌水离析现象。